当前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正文
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
发布时间 : 2015-04-13 00:00
来源 : 文化馆
浏览次数 : 1579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
来源:罗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日期:2015-04-13

罗定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有效保护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局于20152月至20154月,开展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评审,评选出《罗定八音》等6个项目为罗定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现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2015410日至429日止,共20天。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

异议受理单位:罗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联系地址:罗定市兴华一路137  

邮政编码:527200

    人:黄金波

  联系电话:0766-3812803

  电子邮箱:ldswhj@163.com

附件:罗定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和项目简介。

                     罗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5410

                         

罗定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分布区域

1

民俗

龙头寺庙会

罗平镇

2

民俗

关帝信俗(关帝诞)

船步镇

3

民俗

凤阳陈氏宗祠祭典

素龙街道

4

民俗

罗定八音

市内、各镇(街)

5

传统技艺

罗定竹编

泗纶镇、榃滨镇、

船步镇

6

传统戏剧

罗定粤剧

市内、各镇(街)

 

罗定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推荐项目简介

[罗定八音八音是罗定市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从清末盛行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通过吹打乐的形式,在民间各种喜庆和年节庆典活动中,增添喜庆、热闹和欢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罗定八音一般由八名艺人分别吹打八种乐器发音组成,使用鼓、锣、铙,唢呐、横箫、二胡、喉管、秦琴等乐器。多在民间的婚嫁、寿诞、乔迁,年节庆典等活动中表演,其次是应邀为民间各类迎神赛会表演。

八音队多是民间自发组织,因场面和人数可大可小,通常5-8人,也有十多人的。八音曲目甚多,地方风格浓厚。多为广东音乐和广东粤曲小调。

八音艺术是礼与乐的完美结合,强调了传统文化中和谐的理念。在民间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在仪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重大节庆,遭遇大喜大悲,往往通过大起大落的演奏,达到惊天地、泣鬼神地步,传达着普通百姓的情绪。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和学术研究以及艺术价值。

[罗定竹编]竹编是指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织的篾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可以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产品。

竹编用具是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的常备之物,竹编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技艺,古老而悠久。远古人类用竹搭棚遮风避雨,用竹篱笆圈养剩余的猎物和幼禽,人民群众用竹编制成各种农具、日常用品。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用竹篾编制成有形有态的艺术品,赋予了文化的内涵。随着社会文明的向前发展,竹编艺术也不断创新,从用竹编制生产生活用品,发展到用竹编制人物书画艺术品,用竹编制成高档竹工艺品、竹家具。

罗定竹编闻名遐迩,尤其蒸笼等产品,远销国内外。罗定传统竹编工艺造型多变,装饰特色富有形式感和节奏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竹编是以使用功能为前提的,能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华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龙头寺庙会]龙头寺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刹,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修,座落在罗定市罗平镇沙 村沙河畔的龙头山上,位于沙圩东侧,面向沙河。寺内供奉北帝。北帝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据说拥有消灾解困,治水御火及延年益寿的神力,故颇受民间崇拜。寺内历代香火鼎盛,闻名遐迩。

农历九月初九为龙头寺庙会,每年的庙会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各地信众前来虔诚拜祭,以祈消灾解难,平平安安。庙会的主要内容有万人朝拜、八音贺诞、醒狮舞龙表演、传统扮相游行、求解签语、唱山歌、演戏、烧炮、等等,场面热闹壮观。

龙头寺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数百年来,庙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从而形成了固定的活动时间和较为稳定的表现形式,使龙头寺庙会成为罗定地区至今仍然存续的反映传统、信仰、生活方式、民间习俗的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在南江流域地区有广泛影响。

[凤阳陈氏宗祠祭典]素龙街道凤阳村又称羊塘头村,已有500多年历史。凤阳村陈氏宗祠祭典是古老的民俗祭祀活动。自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建成陈氏宗祠以后,后人每年春秋两季都举办墓祭、祠祭。祭典的仪式也有了完整、严密的固定程序,并代代延续至今。其中尤以祠堂祭祀(秋祭)最为隆重,礼仪复杂、繁缛。秋祭时间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或十六日,届时,全体陈氏裔孙及旅居海外的陈氏后裔也派代表回来参加祭祖。

陈氏宗祠祭祀的程序是一套十分完整的拜祭仪式。首先,祭品的备办必须丰盛,其次是祭祀人员的配备,主要执事由“通”、“引”两位人员负责主持,还有主祭者、陪祭者、读祭文者。整个祭祀过程都有音乐伴奏。祭典仪式结束后,在祠堂外面表演武术“陈家棍”。祭典的最后一项是全体陈氏后裔、亲朋和来宾共进盛宴。晚上请戏班演出,以示庆祝。

陈氏宗祠祭典传承了200多年,仪式规范,保存完好,保存了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礼仪,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陈氏宗祠祭典通过祭祖仪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陈氏祭祖活动作为纽带,将陈氏后裔紧密联系起来。境内外陈氏子孙经常回来祭祖、探亲、参加吃传统的族宴,规模盛大,影响广泛。因此,对陈氏宗祠祭典的保护和传承,对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帝信俗(关帝诞)]船步镇船北村关帝庙前身叫合水庙,相传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4)间,清嘉庆十年(1806)修缮,1845年期间庙宇曾数度被洪水冲毁,后来复建改名为关帝庙, 2000年重修至今。

农历五月十三日为纪念关帝诞辰日,诞期三天三夜,活动主要有拜祭关帝仪式、关帝神像巡游、八音贺诞、粤剧晚会、山歌颂恩、掠门驱邪、道士施幽超度、过火链等。关帝(即关羽)是一位忠、勇、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英雄好汉,危难之时忠贞不移,遇困难不退缩,敢承担风险;所以人们相信关帝有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保一家安康、四季升平,掌管风雨,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法力,而成为商界的财神和百姓的保护神,久而久之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和习俗。

千百年来,船步镇人民不仅以酬神的形式纪念关帝活动,更是以传统艺术的集中表演吸引省内外的各地信众不远万里前来虔诚拜祭,活动期间拜祭群众络驿不绝,场面热闹壮观。

纪念关帝诞辰活动对凝聚社会向心力和社会伦理道德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研究儒家文化、农耕文化、推行学术活动、 倡导诚信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罗定粤剧]粤剧是广府地区最具影响、流传广泛的戏曲品种,也是中国众多戏曲艺术中的一株奇葩,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自明末清初年间开始从广州、佛山等地传入罗定。剧目表演通过人员脸部的化妆、穿着不同的服装和发饰之特色衬托出不同的人物角色。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唱、做、念、打四大类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打是指武打,通过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戏剧中主要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它由打引、定场诗、坐场白组成。

罗定粤剧多在节日、婚宴、寿宴、庙会、炮会等民间活动上演出。罗定粤剧具有重要的传统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拉近了海内罗定弟子、粤剧艺人与粤剧爱好者之间的距离,构建感情交流平台,增强罗定人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文化馆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文化馆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文化馆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