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人生
—歌曲唱法介绍
美声唱法
17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成形于欧洲,是目前世界上发展的、最完善、最系统、最科学的一种唱法。与其它唱法相比,美声唱法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共鸣位置较高,一般在鼻腔以上,声音结实、明亮、有立体感。
2、气息深厚,上下贯通,音域较宽、音量较大、力度可塑性强。
3、口形较圆,由于欧洲一些国家的语言发音较靠后即舌根与软腭的发音较多,所以口 共鸣腔以圆形为多,这样可使发声通畅、共鸣充分,音量较大、音色较统一。另外口形向圆靠拢,可以使音与音、字与字的连接过渡较为自然、平稳、均匀。
它的以上特点,均可供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参考和供鉴。
近年来,我市的美声唱法歌手层出不穷,如谭智慧、何伙连、邓海韵、黄光源、韦建强、范美玲等。
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也可以称为民间唱法或民歌唱法,是那些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成形于民间的唱法。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相传久远的民间唱法,如国外的“印巴风格”、“拉丁风格”等。我国有56个民族,也是各有各的民间唱法,可谓丰富多彩。我国的民族唱法虽然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特点,如大致发声位置靠前声音亲切自然、清晰、纯净,另外多用真声唱法(即大本腔唱法),声音真挚质朴、优美、高亢。
我市民族唱法歌手分别有李亮丹、谢明芳、陈启静等。
通俗唱
通俗唱法也称为流行唱法或自然唱法,是一种大众化的歌唱艺术形式。由于在唱法上没有严格的要求,自由度较大,所以演唱者最多。虽然世界各国都有一些各种不同的通俗唱法,但都不能与中国相比。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林立、歌手丛生……我国的歌手队伍无比庞大,声音条件五花八门, 演唱方法无奇不有,纵观这一中国特色,用万花齐放、万家争鸣,群雄争霸、逐鹿中原来形容不为过。十万丽音战歌坛,百万歌豪唱酒廊也是真实写照。当今通俗歌坛的超级繁荣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来我市的通俗唱法歌手有刘亦祺、彭灿杰、莫中式等。
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民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并长期流传在农人、船夫、赶脚人、牧羊汉以及广大的妇女中间,反映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这些歌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歌词越加精炼,曲调渐臻完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它并不是将简简单单的生活语言直接拿来,而是也讲究韵律,讲究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百姓的杰作,是大众语言的精华。我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以及其他各民族的山歌等。
“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民歌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达出的东西,而把很多民歌进行改编等则是原生态状况的变异,属于非原生态。
原生态唱法只是区别于学院派民歌唱法的一种说法,学院派民歌唱法大多吸收了一些西洋唱法,原生态唱法却是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