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组织群众文艺创作
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又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为贯彻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宏远目标,广东省文化厅每年都举办全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活动。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在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遇到了多方面的难题,在此,笔者就如何有效组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问题作了几点思考,并谈谈有关的建议。
一、组织创作的问题
(一)创作门类的局限。根据广东省文化厅对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的要求规定,创作的作品题材是戏剧、小品、曲艺、舞蹈 、音乐几大门类,有它的局限性,从而引发不了广大文学作者的兴趣。
(二)创作人才凋零。在组织文艺作者进行创作的时候,发现创作人才凋零是目前的主要问题。除了各文艺部门那寥寥可数的从事艺术创作工作人员,就只有一些在校的艺术老师。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的过程也比较艰辛,许多作者都会避而远之,从而这方面的创作人才显得凋零了。
(三)人才流失及培养渠道不顺畅。组织群众文艺创作的工作是长期开展的,文艺爱好者在各行各业都存在,作为业余文艺作者,他们跻身于各种工作岗位,有的会主动与文艺部门保持联系,有的需要组织者去发掘、培养。但是目前人才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
(四)文艺创作经费不到位。在组织创作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无一不是花钱的项目,无论是搞文艺作品研讨会和业余作者创作笔会,或者请有关专家举办讲座,甚至文艺采风活动等等,都需要经费。
二、关于有效组织群众文艺创作的策略
(一)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文艺创作的重视
1.组织举办文艺培训活动。多请专家来举办各种文艺培训班,培训的流程要包括专家讲座、学员交流、学员提问、作品研讨及现场点评等方面,从而有效地把文艺作品创作的知识传播开来。
2.激励机制的完善。组织者应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更应努力提高作者创作积极性。每一年度的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活动结果颁布后,应举办颁奖仪式,无论省级获奖还是市级获奖,奖金、证书、奖品等一定要按时按地对获奖作者进行奖励。
3.开阔视野,加强交流工作。从事文艺创作的作者必须不断吸收新鲜事物,不断开阔创作视野,要不断与兄弟城市、兄弟单位之间交流创作心得,看看人家的,比比自己的,互相取经,相互了解地方创作的特色,了解地方文艺气息,有助于作者们见识增长,这对创作也起了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创作队伍的巩固和发展
实践证明,群众文艺创作工作要不断向前发展,就要建立完善的机制,让作者往好的方向去创作,去思考,这个任务是长远的。把广大业余作者团结起来,把他们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文艺创作出谋献策,勤奋耕耘。为此,组织者要着力两支主要队伍的建设。
1.建立一支有一定素质的创作骨干队伍;
2、建立一支群众文艺创作后备队伍。
(三)经费投入,抓好培训辅导和展演
开展文艺辅导和展演工作,提高业余作者的创作水平,多出精品,就必须不断给业余作者“充电”。文艺主管部门必须投入一定经费,通过举办业余文艺辅导,不断发掘业余文艺爱好者及表演人才。同时,要通过举办群众文艺创作汇演的形式,把本地业余作者创作的小戏、小品、音乐、舞蹈、曲艺等作品收集起来,把好作品排演成文艺节目,展示给社会广大群众。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事业在发展,艺术创作水平也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迈进,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的新目标,为文化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实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广大业余文艺工作者一定大有可为,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的工作一定能完成得更出色,群众文艺创作将更加繁荣昌盛。